二百九十二、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_娘子,请息怒
零零小说网 > 娘子,请息怒 > 二百九十二、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二百九十二、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

  第293章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

  二月初八。

  刚刚更名为节度使衙门的原留守司官衙大堂内,数十位披甲戴盔的将领济济一堂。

  他们下意识聚在一起的小团体,能窥见淮北军内派系脉络。

  将领大约分作两堆,一边是以彭二、吴奎、周良为中心的桐山系,刘二虎、刘四两、刘百顺等人和他们站在一起,却又隐隐自成一派。

  另一边,则是以蒋怀熊、江树全为首的原厢军系,身边多是秦大川、项敬等同出厢军的下属。

  首次参加这种场合的沈铁胆,一人坐在椅子上,目光微垂,有股子不自在的故作镇定。

  无派无系的辛弃疾却尤为活跃,一会走到桐山这边说上几句,一会又晃到厢军系那里插上几嘴。

  小辛文武双全,说话风趣,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引起一阵笑声,颇得大伙喜爱。

  当然,大家心情好也不只是因为小辛的诙谐之语,而是知晓,初哥儿持节开府,大家肯定要跟着升一升了。

  进步,让人愉悦

  只有一直被滞留在蔡州的颍州都统制郭韬儿,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。

  垂手坐于上首的陈景安环视堂内,不由一阵感慨。

  下方这些人,少说是名虞侯,或是即将掌管一军。

  但几年前,他们还是逃户、佃户,或是屡屡被上官打压的不得志厢军中下层将领。

  可现今,却如同脱胎换骨一般,举手投足间既有军人的沉稳干练,又不乏自信和那么一丢丢故意藏起来的桀骜。

  陈景安全程参与了去年的淮北平乱,对堂内将领或多或少都有些了解。

  像那周良,最为勇猛,每次冲阵必定争先,可又因执行过数次‘秘密’任务,勇猛之余也不缺缜密心思。

  逃户中年级最长的彭二,不管行事还是作战,处处透着股稳妥凝练。

  而那刘四两最擅长做思想工作,为人机敏,敢于决断。

  吴奎、刘二虎虽没特别明显的长处,却对陈初死心塌地

  总之,这些人经过数年历练,皆磨砺出了自己的锋芒。

  陈景安由此想到了汉祖高皇帝,以一个小小沛县便成就了大汉一半开国公侯。

  ‘十步之泽,必有香草;十室之邑,必有忠士。’这句话,陈景安是认同的。

  但在他想来,若无刘邦,萧何大概率要在沛县做一辈子小吏做狱卒的曹参、屠夫樊哙、蚕农周勃、驭夫夏侯婴,这些人怕是永远也没有机会名留青史。

  先有明主,才有能臣

  官衙后堂。

  宝喜和毛蛋帮陈初穿妥堆银龙鳞戗金甲,前者忽地红了眼睛。

  毛蛋见状,心有戚戚,口中却小声道:“哭个屁啊,又不是见不着了。”

  陈初转头,不禁一笑,道:“让你去靖安军做队将,又不是赶你走,哭甚?”

  宝喜今年一十有九,以未及弱冠的年龄出任靖安军队将,着实让不少人羡慕。

  且大伙都清楚,他是节帅亲兵出身,此次外放也只是起点,往后飞黄腾达指日可待。

  不过,宝喜心中滋味却不足为外人道前些年世道糟烂,自小殁了爹娘的宝喜便一人在朗山、桐山地界流浪,农忙时为人打打短工混两口吃食。

  找不到活计时,偷鸡摸狗的事情也干过。

  直到后来周良在朗山清风岭招揽青壮,他谎报年龄才混了进来。

  随后,近乎乞儿的宝喜便一头扎进了崭新的、波澜壮阔的变局中.随东家夜袭朗山饮马庄郑家、桐山保卫战死守小石岭、淮北平乱

  一场场血腥厮杀中,宝喜迅速褪去了青涩,长大成人。

  而从小四处流浪的生活,让他格外重视袍泽情谊。

  其中,宝喜对一直和他们同吃同住的东家感情最为深重,他和毛蛋学来的第一个字,便是陈初在闲暇时教会两人的。

  当年在桐山,令人还不用管那么多事、没有如今这么忙碌的时候,宝喜的衣裳、甚至鞋袜都是猫儿亲手帮他做的。

  他对陈初夫妇的感情,有如兄嫂、亦如父母。

  是以,离别在即自是有几分伤感。

  巳时,三人走向官衙大堂。

  距离尚有十余步,便能听见堂内喧闹说笑,最后一天以亲兵角色当值的宝喜当即高声喊道:“淮北节度使、路安侯陈,到!”

  少年嘹亮嗓音穿透嘈杂,清晰传入堂内。

  大堂中登时一静,随即便是一阵整理甲胄的‘锵锵’之音。

  待陈初入内踏上矮台时,已无一丝杂音,众将领排列整齐,素手而立。

  俄顷,数十人突然齐声山呼,“贺大人升任淮北节帅!末将誓死效命!”

  台上,陈初不禁心旌神摇,一阵恍惚

  怪不得千百年来,无数英雄前赴后继追求权势巅峰,这种感觉,的确让人迷恋啊。

  几息后,陈初定了心神,转头对陈景安道:“先生,请宣读任命吧。”

  “好。”

  陈景安潇洒一笑,拿了公文站了起来。

  虽说下方将领不少人已知悉了自己的安排,但不亲耳听到任命状书,终归还是有些不踏实。

  陈景安故意顿了顿,眼瞅大伙眼神热切,这才笑着朗声道:“阜昌十一年二月初八,大齐淮北节度使司命状,虞侯周良.”

  “在!”

  “即日起,你部升营为军,依旧由担任军指挥使,接收新兵后驻防寿州!”

  “得令!”

  “虞侯彭二。”

  “在!”

  “.升营卫军,担任指挥使,移驻蔡州!”

  “得令!”

  此次升营为军的共有四部,分别是彭二、吴奎、周良、刘二虎所部。

  其中,周良、刘二虎部填充军士员额后,驻防寿州。

  换防后,彭二、吴奎两部返回蔡州接纳新兵,开展整编。

  “姚长子。”

  “俺在。”

  “升任你为镇淮军指挥使。”

  “是!”

  “杨震。”

  “在!”

  “命你为寿州留守司都统制,协助当地府衙开展屯田.”

  “尊令!”

  “蒋怀熊。”

  “在!”

  “命你为蔡州留守司都统制兼作训司使,负责新兵训练、军官理论培训.”

  “尊令!”

  “项敬、刘百顺。”

  “在。”

  “升任你二人分别为武卫军正副指挥使,驻防颍州。”

  “是!”

  “刘四两。”

  “在!”

  “升任你为靖安军副指挥使,协助朱指挥使率军回返蔡州,两月内完成靖安军扩编、实编。”

  “是!”

  长子、彭二哥等人原本还担心初哥儿将刘四两忘记,此时听见任命,不由都替他开心起来。

  刘四两自己也有些激动.便是昨晚有婆娘开导了一番,但升迁这种事,终归不愿错过。

  相比于眉眼间洋溢着喜气的众将领,颍州留守司都统制郭韬儿却不免心里咯噔了一下。

  陈初作了节帅,管辖他的安顺军更加名正言顺。

  自去年平贼伊始,安顺军便被陈初带离了颍州,如今离家已半年,陈初依然没有放他们回去的意思。

  并且,还将驻在颍州的靖安军换成了武卫军

  但凡了解蔡州局势的就知道,武卫军是仅次于镇淮军的陈初嫡系,且满编实额,足有两千五百将士。

  除此外,陈初还在颍州境内扶植了辛弃疾的飞虎军,眼下就是放郭韬儿的安顺军回去,也没了丝毫优势。

  便是明知陈初要从名义和实际上辖治颍州,郭韬儿也生不出任何反抗之意。

  反抗就是笑话如今淮北节府下新立四军,再加上原有镇淮、武卫、宁江,以及小辛的飞虎,共计两万余兵马

  这股力量足以搅动天下局势了,而安顺军却是一个实编只有半数的厢军,拿鸟反抗?

  想到这里,一直站在人群中努力做个小透明的郭韬儿,下意识向朱达瞟了一眼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lingling5.com。零零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lingling5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